位置: 竞彩足球比分 >> 媒体关注 >> 正文
媒体关注

从课堂到赛场 皮雕让他们实现命运突围

发表于: 2025-11-25 16:02 点击:

11月25日,龙头新闻报道从课堂到赛场 皮雕让他们实现命运突围,现将原文转发如下:http://h5.hljnews.cn/h5/detail/paper/20251125_10020401?pjCode=hljrb&paperName=shb

实习生 韩晴 生活报记者 刘维娜 李丹

近日,“邮储银行杯”第九届“创青春”黑龙江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举行,其中一支特殊的参赛团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来自绥化学院不言阁手工皮革工作室。这支由听障大学生和教师组成的四人队伍,带着融合非遗皮雕与国画技艺的创新项目——不言阁手工皮革创客社区,从众多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文创类决赛。

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用几十万次的敲打与雕刻,不仅赋予皮革生命与温度,更书写着残障群体自强不息的奋斗故事。近日,记者采访了该团队项目负责人张丽老师及成员,探寻这份“指尖匠心”背后的故事。

从课堂到赛场 一场跨越十年的“技能突围”

“我们不是为了比赛才准备,而是一直在准备的路上。”谈及晋级第九届“创青春”决赛,张丽语气坚定。此次参赛的四人团队均来自绥化学院不言阁手工皮革创意研发工作室,指导老师张丽和刘芳芳负责技艺研发与统筹规划,学生杨欢和张毅分别承担产品制作、网络运营以及财务管理工作。“我们参加这次比赛,一是想给听障学生搭建更好的平台,为他们创业打基础;二是想让他们在比赛中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丰富眼界、总结经验,为项目发展助力。”张丽说。

44岁的张丽是不言阁的创始人,2006年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毕业后便扎根绥化学院,2015年起转向听障学生教学,如今已陪伴近320名听障学生走过手工皮革学习之路。2015年,张丽教环境设计专业立构课程时发现,学生们精心制作的模型作品,课后往往只能被闲置或丢弃。“能不能让这些作品变成养活自己的技能?”这个想法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彼时,绥化学院作为黑龙江省唯一招收听障本科生的本科院校,正探索如何让听障学生突破就业壁垒。张丽深知:“环境设计行业竞争激烈,听障学生在沟通上存在天然劣势,必须给他们打造差异化的技能优势。”

“2015年起,我以实验室开放课的形式开设皮革工艺课,从简单的钥匙包、钱包教起,后来想着能不能融入自己的专业特长,就试着把国画的丝毛技法、着色方式融入皮雕,形成‘国画入皮’的独特风格。2020年,学校正式推行‘专业+特技+创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不言阁从单一课程升级为创意研发工作室,与聋听无障碍沟通、听障生剪纸技艺创新创业等13个工作室共同构成听障学生的‘技能蓄水池’。”

“以前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现在知道了,我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创造美好。” 正在制作皮雕挂件的学生杨欢通过手语翻译向记者表达心声,除了做手工,她还负责团队的网络视频剪辑和IP账号运营,用镜头记录着工作室的点滴。如今,财务管理、产品制作、网络运营、设计研发等各个岗位都有听障学生的身影,他们在合作中学会了配合,在挫折中学会了坚持,在收获中建立了自信。

无声的课堂里 一群孩子蜕变成“创业能手”

从一门实验室开放课到助力听障学生谋生的技能平台,不言阁不仅教授皮雕技艺,更传承着非遗技艺的精髓。在不言阁,每个学生都有一段与皮雕相关的蜕变故事,2017级学生孟繁一的转变让张丽印象尤为深刻。

“孟繁一第一次把亲手做的钱包送给妈妈时,她妈妈反复问‘这真的是你做的吗?’孩子用手语回答‘是我做的’,她妈妈的眼眶顿时红了。”谈及学生们的成长,张丽的声音里满是感动。刚进工作室时,孟繁一因听力障碍格外内向,沟通全靠纸笔,做坏了作品就躲在角落里偷偷抹眼泪。“听障学生的手语只有1000个常用词汇,要把‘皮革的柔软度’‘色彩的层次感’这些抽象概念讲清楚,得靠手把手演示,反复练习。”张丽说,为了鼓励学生,她和团队老师从不吝啬夸奖,“你这次的针脚比上次整齐多了”“这个花纹设计很有想法”,还会引导学生先给家人设计作品,想着用亲情的认可,帮他们建立信心。

孟繁一的第一个“定制订单”,是妈妈想要的蓝色花包。她拿着妈妈的需求找张丽老师商量,两人一起画设计图、选皮料,光是花型就修改了五次。当她把成品送到妈妈手中时,妈妈当场落泪:“我从没见过她这么有成就感的样子。”张丽回忆,孟繁一特意告诉她:“老师,我最喜欢工具敲打的震动,好像能感受到作品在‘活’过来。”如今的孟繁一敢于主动跟人用手语交流,整个人都开朗了。

这样的成长故事,在不言阁还有很多。2024届毕业生陈泽,凭借在工作室学到的技能和网络运营知识,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年收入达40万元,还带动了多名听障人士就业。学生们会把给家人做的卡包、钥匙包装进礼盒,写上祝福;遇到难题时,会围在一起互相用手语交流技巧;每当有媒体或高校来参观,他们会骄傲地举起作品,用手语表示:“这是我做的!”

延伸社会价值 让学员从“学习者”变成“传授者”

“这块25×25厘米的老虎皮雕,要经过几十万次敲打塑形,再用2万到4万刀刻出每一根毛发,至少要一个月才能完成。”在不言阁的展厅里,张丽介绍,一件皮雕作品从绘图、描线到上色,要经过七个工序,耗时最长可达一个月。手工皮雕的精细与耗时,决定了它无法批量生产,但也正因为这样,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手工皮包也是如此,一个普通的手工皮包需要7000多针的精准缝合,3毫米的针孔间距误差不能超过0.1毫米。

如今,不言阁已形成“产品销售+线下体验+线上运营+技术培训”的完整模式:为亚冬会设计的钥匙扣、冰箱贴累计售出1000多件;为全国特殊教育高教论坛制作的600多个“小红花”皮质纪念品,成为专家手中的珍藏;私人定制的萌宠系列皮雕,订单源源不断。更难得的是,团队坚持“学生作品收益全归学生”,学校和工作室不收取任何费用,“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手艺能换来实实在在的收入,这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张丽说。

公益培训是不言阁延伸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团队与省市残联、特殊学校合作,先后开展了20余次技术输送,教残障人士制作简单的皮革制品。张丽告诉记者,目前已有四名不言阁学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从“学习者”变成了“传授者”。

对于未来,张丽透露,团队正在研究3D建模技术,计划与厂商合作实现部分产品量产,“既要保留手工皮雕的匠心,又要适应市场需求,这样才能让竞彩足球比分听障朋友靠手艺长久发展。”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龙头新闻

一审:韩金凤

二审:侯梦婧

三审:孙丽颖

排版: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李佳蔚


版权所有CopyRight:绥化学院 地 址:绥化市北林区黄河南路150号    邮编:152061 网站开发: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黑ICP备05005341号-1

  黑公网安备 23120202000110号